近几年,伴随文化类节目的集中爆发,文化名人再次成为电视节目“熟脸”,在传播文化知识的同时也引发争议,“文化学者”是否将过多精力放于节目录制,这是否造成文化的过度消费?
本文以2015年至今为时间轴,统计这些“文化名人”参与的节目:
郦波
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,硕士生导师。
2015年任《中国汉字听写大会》第三届嘉宾
2015-2016年任《中国成语大会》第二季嘉宾
2016年任《最爱是中华》第三季导师
2016年任《中国诗词大会》第一季评委
2017年任《中国诗词大会》第二季评委
2017年任《耳畔中国》嘉宾
2017年任《中华好诗词》第五季嘉宾
2017年任《国学小名士》嘉宾
2017年任《龙的传人》嘉宾
康震
2015年任《最爱是中华》第二季导师
2015年任《中国汉字听写大会》第三届嘉宾
2016年任《最爱是中华》第三季导师
2016年任《中国诗词大会》第一季评委
2017年任《中国诗词大会》第二季评委
2017年任《魅力中国城》嘉宾
2017年任《向上吧!诗词》主考官
蒙曼
2015年任《中国汉字听写大会》第三届嘉宾
2015-2016年任《中国成语大会》第二季嘉宾
2016年任《中国诗词大会》第一季评委
2016年任《中国谜语大会》第三季嘉宾
2017年任《中国诗词大会》第二季评委
2017年任《魅力中国城》嘉宾
2017年任《龙的传人》嘉宾
王立群
2015年《中华百家姓》评委
2016年任《中国诗词大会》第一季评委
2017年任《中国诗词大会》第二季评委
蒋方舟
2015年《中华百家姓》评委
2015-2016年任《中国成语大会》第二季嘉宾
2017年任《向上吧!诗词》嘉宾
余世存
2015-2016年任《中国成语大会》第二季嘉宾
张大春
2017年《诗书中华》嘉宾
钱文忠
2015年《中华百家姓》评委
2017年《诗书中华》嘉宾
纪连海
2015年任《最爱是中华》第二季导师
2016年任《最爱是中华》第三季导师
2017年任《向上吧!诗词》嘉宾
刘震云
2017年任《向上吧!诗词》嘉宾
张一清
2015年任《中国汉字听写大会》第三届嘉宾
毛佩琦
2015年任《最爱是中华》第二季导师
2016年任《最爱是中华》第三季导师
随着《朗读者》《中国诗词大会》等节目的爆发,广电总局多次以文化自信发文并发布政策鼓励的大背景下,各电视台纷纷上马文化类节目,尤以文化益智类为主,康震、郦波、蒙曼等文化名人也成为电视节目“熟脸”,加盟一档又一档节目,作用也是大同小异,文化故事、背景解读,以增强文化类节目的故事性和普及性。
与娱乐明星不同,文化名人偏重普及知识、教化引导的“严肃向”定位,正是文化类节目所需嘉宾定位。另一方面,有表现力的文化专家数量有限,康震、郦波、蒙曼等文化名人多出自《百家讲坛》,经过节目的历练和观众的检验受到认可。其他节目需要“文化专家”这一角色时,引入文化名人不需过多介绍他们的权威之处,且有国民认知度,省时省力。
谁来为文化消费买单?
事实是,当今的文化名人热很难复制《百家讲坛》的盛况,尤其是文化名人离开讲台,以旁观嘉宾的身份讲解知识,缺乏了权威性,却又多站在“专家”高视角,缺乏亲近性,长时间以这类形象现身,造成观众审美疲劳,连带节目的关注度也会下降,与初衷背道而驰。
其实追根溯源,文化类节目的类型局限性、模式匮乏是文化名人过度消费的主因。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传媒研究中心秘书长冷凇接受采访时曾谈到,文化是多元的,现在问题是我们的市场只有诗词类文化节目,误以为诗词就是文化的唯一解读,所以现在几大卫视上的全是诗词节目,这是最大的问题。
节目模式固化问题同样不能忽视。目前的文化类节目多以答题为基本形式,辅以一对多、组合挑战、通关等元素进行区别化变种创作,大同小异,逐渐进入同质化的怪圈,让观众分不清楚。而以读信为核心点的《见字如面》、以朗读为创新点的《朗读者》爆红,都是突破大流的形式和内容,而且这两档节目都没有邀请文化名人。由此可见,文化名人不该成为文化类节目的标配,合理运用才能实现最大价值。
近期评论